img_19

垃圾焚化廠

關於台灣垃圾處理的歷史
在以前民智未開化時代,台灣處理垃圾的方式多為隨意丟棄,且當時處理垃圾的設施也相當簡陋、破舊、沒有環保觀念。有鑑於此,政府在1984年訂定了「都市垃圾處理方案」,此方案主要內容為協助各地建設較衛生的垃圾掩埋場,試圖將垃圾做妥善處理。然而,垃圾掩埋仍會發出惡臭,而且掩埋塑膠所需的分解時間可能要耗費1000年以上,對環境有相當大的影響。除此之外,垃圾掩埋場有發生火災的高度風險,1984年內湖垃圾掩埋場的大火正是促成台灣第一座垃圾焚化廠—內湖焚化廠興建的主要原因。至1991年,垃圾焚化技術日漸成熟,行政院科技會議中將垃圾焚化處理視為一項重要目標,並訂下了「焚化為主、掩埋為輔」的垃圾處理政策,於當年年底訂定「鼓勵民營機構興建營運垃圾焚化廠推動方案」,核定了十餘座大型焚化廠的建造。而1994年則又訂定「小型一般廢棄物焚化廠興建計畫」,計畫興建10座小型焚化廠,用以處理離島、水源特定區的垃圾。

焚化的流程
1.    垃圾進廠及處理:包含出入口地磅、傾卸平台、垃圾貯坑、垃圾吊車、灰燼貯坑、灰燼吊車、燃燒室、爐床系統等。
2.    燃燒空氣:包含一次及二次空氣送風機、空氣預熱器、廢氣再加熱器等。
3.    底渣:包含各底渣輸送機、出灰器、震動輸送帶等。
4.    飛灰流:包含各飛灰輸送機、氣動輸送系統、飛灰貯槽、飛灰穩定化系統等。
5.    廢金屬:包含磁選機、廢金屬輸送帶、廢金屬貯坑、廢金屬壓縮機、廢金屬吊車等。
6.    蒸汽:包含高壓蒸汽分配器、汽輪機、發電機、蒸汽凝結器等。
7.    凝結水:包含凝結水槽、除氣給水槽等凝結回收設備。
8.    廢氣處理:包含除臭設備、除氮氧化物系統、半乾式洗煙塔、袋濾式集塵器、誘引抽風機等。
9.    廢水:包含無機廢水處理系統、有機廢水處理系統及污泥製造系統等。

img_21

台北市垃圾焚化廠
1. 內湖垃圾焚化廠
內湖垃圾焚化廠採用現代化的機械式焚化技術,是台灣首座高效能的大型垃圾焚化廠。透過先進的技術將垃圾中的可燃物質焚化後,能使垃圾體積減為原有的十分之一左右;之後,將飛灰穩定化、並送至衛生掩埋場暫置,產生之底渣則進行再利用、委託處理。此外,為了達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成效,燃燒過程中採用廢熱鍋爐設備,將垃圾燃燒時所產生的熱能,以汽電共生的方式推動發電機發電。這些技術能使垃圾減量、安定化。

2. 木柵垃圾焚化廠
木柵垃圾焚化廠建於民國84年,其設立是為了妥善解決垃圾處理的問題。焚化廠希望能達到垃圾減量化、安定化、衛生化、資源化四項目標,因此採用先進的焚化技術及相關汙染害技術。木柵垃圾焚化廠目前主要負責處理本市文山、大安、中正、萬華等四行政區的家戶垃圾,並配合環保局的調度,處理其他行政區的家戶垃圾及台北市一般事業廢棄物。

3. 北投垃圾焚化廠
北投垃圾焚化廠為台灣六年建設計畫中,為了環境保護而興建的垃圾焚化廠之一。同樣使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及最新的焚化技術,希望透過減少垃圾體積以節省掩埋空間,達到垃圾減量化、安定化、無害化及資源化等。